2025-08-14 10:35 大财网 www.idacai.com 浏览:次
8月4日至10日,闽南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工程学院“筑梦竹行”社会实践队与永春第一中学文明分校联合举办的“匠心筑梦·竹影传承”项目式学习夏令营顺利开展并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体验结构之美、传承文化根脉、数字赋能创新”为主线,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专业实践与文化传承,开启教育创新新征程。
图为夏令营开营仪式现场李焱华校长致辞
一、党建引领与校地共建:夯实实践基础
开营仪式上,闽南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工程学院与永春第一中学文明分校举行了党建及社会实践基地共建签约仪式。党建引领下的“匠心筑梦·竹影传承”夏令营,成为党组织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大学生和中学生的互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闽南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工程学院“筑梦竹行”社会实践队赖诗党老师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双向赋能,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厚植文化情怀与家国担当。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双方代表签订协议
图为双方代表进行基地授牌
二、项目式学习:以竹为媒,体验结构之美,感悟工匠精神
本次夏令营以竹结构模型制作为核心,大学生志愿者手把手引导中学生,从选材、设计、结构搭建到成品展示,切实推动“做中学、学中悟”的认知与成长模式,激发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在体验中自我成长,进而领悟建筑结构的逻辑严谨与匠心精神的深刻内涵。
永春第一中学文明分校校长李焱华指出:“此次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将项目式学习引入中学课堂,是教育改革的突破性尝试。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还推动他们在真实情境中锤炼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更为学校跨学科融合及实践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为竹结构模型制作现场
三、跨学科协同:传承文化根脉,厚植家国情怀
在文化传承板块,学生们深入探访百二间等古建筑,通过实地观察、史料研读与口述记录,将闽南古建的美学价值与文化精神铭记心中。在讲述文化背后的故事时,中学生林同学感慨:“过去我只是觉得古建筑外观精美,如今才真正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积淀与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将这些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增强了民族自信,也实现了文化认知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文化探访与数字赋能:让传统在现代中焕新生
活动中,参与师生在探访历史古建后,将现场见闻转化为数字模型,借助Revit等建模软件再现古建筑之美。这种“以竹为雏形,数字为支撑”的创新方式实现了传统文化向现代科技的成功“嫁接”,赋予文化保护以时代鲜明的“新貌”。
闽南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工程学院“筑梦竹行”社会实践队队长姚梦洁表示:“通过数字赋能,我们不仅传承了文化,更激活了传统,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也激发了师生共同守护文化的使命感。”
图为Revit建模图形
五、凝心总结与展望:从一次活动到持续育人模式
“匠心筑梦·竹影传承”夏令营是一场集体验、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的教育实践,为大中小学协同育人提供了生动样本。未来,闽南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永春第一中学文明分校及永春当地政府部门的合作,依托多方优势资源,共同打造更多项目式、多学科融合的社会实践品牌,把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融入教育常态,不断拓展协同育人的广度与深度,为乡村教育振兴与文化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为双方进行交流座谈
图文来源:
永春第一中学文明分校
闽南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工程学院“筑梦竹行”社会实践队
撰稿:赖诗党、李焱华、程俊琼
来源:东方财经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焦点